




初見天蠶寶寶會被身體鮮艷的色彩所吸引,同時也會被奇怪又肥胖的長相身軀給嚇到,雖然外
形有點兒恐怖,不過牠可是沒有毒的。這種天蠶蛾的幼蟲,喜歡吃樟樹與楓香,所以也被稱為
「楓蠶」,同時被歸類為害蟲。據說牠是來自於海南島的產物,由於天蠶蛾吐的絲
材質堅韌,於日據時代引進台灣,取他的絲製作魚網、釣魚線等物品。後來演生成為台灣野生
種。
四黑目天蠶蛾--鱗翅目(天蠶蛾科)
學名:Eriogyna pyretorum pearsoni Watson
雄蛾翅展7.5~
成蟲翅膀灰 黑色,前後翅近中央位置各有一黑色眼斑,各眼斑內有一黃色線圈, 且各眼斑大
小約略相等。前翅中央處有兩條波浪狀黑線穿越,前翅基 部呈黑褐色,後翅顏色遠淡於前翅,
並有明顯的白色區域。
此外,前、後翅側緣皆有一白色帶,軀體腹部有許多黑色短毛,雌蛾產卵時即將黑毛覆於卵粒
上,以為遮護。卵粒白色,橢圓形。初齡幼蟲為黑色,且體表密布黑毛。二齡幼蟲青白相間,
雜有黑色斑紋,另有黃色肉棘 。三、四齡幼蟲大致與二齡幼蟲外觀相似,只是愈老熟,藍色
部分愈多,愈見華麗。
生活史:一年只有一個世代,12月至翌年2月間為成蟲期,卵期約3星期。
一年兩次大發生,一次是幼蟲,一次則是成蟲。成蟲比較早出現,大約
二月份,春天的開始,因為前後翅各有一對眼斑,「四黑目」之名便由
此而來。成蟲在初春出現之後開始交配,生命很短,大約兩週的時間,
在完成傳宗接代任務之後便死去,卵孵化後,幼蟲以樟樹及楓香葉片為
食,與成蟲大發生相隔約兩個月,四月中旬便可以見到大量幼蟲。四黑
目天蠶蛾幼蟲大約二到三週的時間,便開始結繭化蛹,然後就一直維持
這個狀態將近一年,於第二年初春再度羽化出現,一年只繁殖一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