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《練習曲》敘述一個年輕人,本著這樣的精神,騎上單車環島的故事。
導演陳懷恩是台灣著名的攝影師,從事台灣電影20多年來,他也本著這個精神,執導了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。《練習曲》將在4月27日在全省上映,目前正開始籌備一系列宣傳活動,需要各界人才的幫忙,也希望對電影有熱忱的學生們一起來努力。
** 有些事現在不做,就一輩子都不會做了! **

《練習曲》 行腳台灣~影評講座
聞天祥--影評人【2006-11-04/聯合晚報/12版/影藝】

從《悲情城市》的攝影師到「台灣最老的新導演」,陳懷恩終於
完成屬於自己的第一部電影《練習曲》。本片將在金馬影展作它
的世界首映。

《練習曲》描述東明相飾演的聽障青年以單車環島的方式,從高
雄逆時針出發:台東、花蓮、八斗子、林口、彰化、雲林……,
拍盡台灣美景不說,人文底韻的迷人況味也在過程裡緩緩縈升。

例如東明相在花蓮之前遇到一個來自立陶宛的模特兒,兩個在聽
跟說方面同樣有障礙的人,卻在等火車的時間,共度一段浪漫時
光,分享彼此旅行中的素描與照片,利用「看」而達到心靈的交
流。

然而表面上美景如畫,陳懷恩卻也藉由旅程中的見聞,反映了對
台灣美景在自然與人力鯨吞蠶食下的憂慮:枯死的木麻黃、煞風
景的消波塊、以及興建中的博物館。而一群阿媽在抗議完惡性倒
閉出走大陸的老闆後帶著便當坐在抗議布條上看海的情景,豁達
與辛酸的交集,成了生命哲學與社會現實彼此撞擊的奇妙景觀。

男主角東明相的「戲」其實不多,但氣質與表現都恰如其份,他
比較像是個觸媒,引出旅程中遇到的人們各自不同的故事,或是
自己從中的聯想。直到他回到彰化阿公家,從牆上的兩句毛筆字
,帶出他小時候因為聽不到而引來別人閒言閒語(一定是父母與
祖上失德才報應在小孩身上),然而隨著他順利長大,阿公把看
開與感恩化為對神明的尊敬,也讓隔天媽祖遶境、阿公跪迎的場
面,不僅感動了旁觀的男主角,也讓觀眾感受到那份信仰與生活
交融的力量。

「日記體」的電影,很容易陷入平板的窠臼裡。但《練習曲》乍
看平淡,卻沒有乾澀的危險,儘管十多個人生故事不太可能都有
一致的水平,整部電影有些部分語焉不詳,有小部分失之誇張,
但作為一個「老新銳」,陳懷恩確實展示了一種不需過度矯飾就
能從自然的影像中發掘生活與人的味道的實力。他刻意把主角的
第一天旅程擺到影片最後,除了讓結構有種循環的感覺,主角在
首日遇到一個雕刻自娛的老者,老人謙虛地強調自己功夫不好但
用心去作意思到了的藝術觀,似乎也成為本片的最佳註腳。

《練習曲》不只是部美到讓人有股衝動想立即啟程去旅行的電影
,就像主角選擇了單車代步,只要你不求快,自然也能將電影裡
的情感烙在心坎。

無名官網: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EtudeBike
文章引用: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trackback.php?blog_id=EtudeBike&article_id=627854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ega 的頭像
    Vega

    【Vega's Life】 眉角の瞎攪和

    Veg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